中国经济网河南舞钢11月29日讯(记者党涤寰、通讯员刘海军)“樱桃石榴满院栽,空间合理巧安排,下面猪肥鸡鸭叫,上边葡萄遮起来,污水流进沼气池,墙边鲜花四季开。”11月23日上午,中国经济网记者走进河南省舞钢市枣林镇藕池村齐国根的农家小院,只见漂亮的小楼掩映于果树丛中,墙边院角种满了蔬菜、菊花,空气间漂浮着淡淡清香,好一幅农家生态美景图。 “我在家门口种些樱桃石榴,又鸡、鸭、猪,每年能给我带来一万多块钱的收入。”说到这些,齐国根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。在该市有关部门的引导下,他充分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零星闲散土地,种植花卉、蔬菜、果树,把农家庭院的“方寸之地”变成“聚宝盆”,形成独具特色的“生态家园”。 生态家园建设的另一大亮点以沼气建设为核心,配套进行改厨、改厕、改(猪、牛)圈、改水、改房等工作。借助这一模式,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逐步改善,农家的小平房变成了城里人羡慕的小别墅,阴暗的厨房变得光亮洁净了,臭气熏天的厕所变得清洁卫生了。庙街乡人头山村张振亭家里养了5头母猪,院里干干净净,没有一丝臭气。他说,以前做饭、烧水用煤球一个月要花费60多元,用上沼气之后就省了很多;施用沼渣、沼液作肥料,粮食每亩地多打40多公斤;几项加在一起,一年的油盐电费就有了着落。最大的好处是院里的空气清新了,蚊蝇没有了。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,舞钢市以“养殖 沼气 种植”为生态模式为基础,衍生出“猪-沼-粮”、“猪-沼-菜”、“猪-沼-果”等模式,有效带动了“一村一品”的发展,形成了水果、蔬菜、养殖等生态农业集群。“吃粮靠返销,花钱靠贷款,生产靠救济”的贫困村杨庄乡岗李村,如今通过发展“生态家园”,利用沼渣、沼液给果树施肥,不仅提高了水果的品质,而且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。该村生产的水蜜桃、香白杏等水果个大、肉厚、质软、核小、含糖量高,深受消费者青睐。“春天是花园,夏季是果园,秋季是林园,冬季是乐园”,已成为岗李村“生态家园”的真实写照。两年来,该村农家乐逐渐发展起来了,水果越来越畅销,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。 “生态家园”建设既美化了乡村环境,又促进了农民增收。目前,舞钢市有1万多农户房前屋后栽种果树3000多亩,养殖猪3万余头,牛1万余头,家禽20万羽,户均增收1000多元。 |